查看原文
其他

待疫情过后,你会「报复性消费」吗?

时尚 · 生活 NOWRE 2020-09-17





N

O

W

R

E


P

O

V

#Fashion

#COVID-19

  #Consumption



近月以来新冠疫情于意大利爆发,米兰时装周草率收场后,从哥本哈根时尚峰会、巴塞尔钟表展,到美国 CFDA 时尚大奖都已接连宣布推迟。就潮流时尚领域言之,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肆虐不仅令国际性活动戛然而止,对于时尚商品的零售、供应链,以及交易规模都有着严重破坏。没人知道这种情形会持续多久,最终造成的影响又将会有多么深远…


Chanel’s Metièr d’Art show | Via WWD


海外各国正在逐步实施的封城或居家隔离也着实令整个时尚行业进一步动荡。不出所料,近日纷纷传来如 Hermès 关闭法国境内所有工厂及瑞士制表厂、GUCCI 关闭其意大利工厂等众多停工消息。在部分地区,服装供应链已几近中断,对于全球范围的时尚品牌来说,不仅春季出货量悬而未决,秋季产品也很可能将会交付延迟。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相比于工厂停工可能带来的问题,品牌应该担心的或许更该是在疫情爆发的环境下,还有谁会想要「挥霍钱财」购买新的服饰呢?


转为生产消毒洗手液的 LVMH 化妆品工厂 | Via Twitter @LVHM


逐步稳定的国内购物环境与报复性消费 


相较于海外疫情爆发的态势,在已早一步经历了本土时装周取消、时装制造业停工、品牌门店关店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后,中国的时尚市场似已逐渐开始恢复。比如当 Nike 宣布关闭北美、西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所有门店后,其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门店则开始营业,在中国市场中像 Nike 这样营业模式的品牌多了起来,而潮流顾客们也开始怀着谨慎的态度重新「冒险」进入了购物中心。 


不少国际品牌开始积极地将下一阶段主阵地着眼于这片本就「有利可图」的市场,大力押注在中国收复失地。对于中国潮流时尚消费复苏的期待,也使得「报复性消费」成了一个被反复谈及的话题。


Via Jankiawaz


当下所说的「报复性消费」,是指在疫情期间购物不便,而等到疫情结束会把这期间没吃到、玩到、买到的东西都补回来的消费心理。不少时尚行业内的专家认为在疫情稳定后,大众对于时尚商品的需求将会反弹,人们当下不进行消费的产品将在以后购买更多。当快递逐步恢复后电商订单也会骤增,当很多城市的超市和餐厅又排起长龙,这似乎意味着报复性消费的煞有其事。 


但仅就潮流时尚领域而言,「报复性消费」真的存在吗?大家是真的被憋出购物欲了,还是说这只是人们的一个设想而已?在三月末的一期「NOWRE CHAT」中,我们便为大家准备了这个话题进行探讨: 


疫情过后,你是否有「报复性消费」的倾向?买或吃,还是继续静观其变? 


在收集了众多读者的评论,并经过人工逐条翻阅后,我们精选出了部分评论供大家参考。总体来看,读者们的观点可分为 3 种类别,会进行报复性消费、不会进行报复性消费,以及会在部分类别中选择性地进行报复性消费。 



想要报复性消费,补足『落下』的遗憾


Via Twitter @HANON


「我确实有报复性消费的情况,年后入手了 Nike Air Force 1 『DNA』、New Balance 990GR2,买了一件卫衣、两件 T 恤、一件衬衫、两个外套,还有一些小配件。感觉自己报复性消费的原因,一是本身在饮食、娱乐方面的支出变小,有更多可支配资金用来消费衣服鞋子;二是商家的消费诱导比较丰富,淘宝多次购物节、风尚节提供满减优惠,一些线下店铺也重视线上营销提供线上购买渠道。当然还有一个不受疫情影响的原因,就是确实到了春天换季的时候,各品牌都在进行春装上新,换季添置新衣物也是常情。对潮流市场来说,疫情对零售业的打击非常大,但大部分线上品牌在有条不紊进行着新款更迭,对于线下店铺,积极拓展线上渠道,提升服务品质才是脱困之策。有趣的是球鞋市场,在疯狂冲冲的热潮之后迅速回冷,看着自己收藏夹里的鞋子大幅跌价还是有点开心,想自穿的朋友建议这个期间抄底入手。」— @爱洗澡的螃蟹 


「也不用疫情过后,在家这段时间,我天天在闲鱼搜索老款 Dunk 想买下来,买过好几个是武汉地区发货,结果一直无法发快递,被迫关闭了订单,每次这样之后就觉得是本该花出去的钱又回来了…有种既然我已经下定决心消费就非要花出去的执拗。再加上疫情造成不能出去吃喝玩的原因,我全部的消费火力都集中在鞋子购买上了,『报复性消费』也因此一遍一遍地在我这里上演」— @御前上等 


「我觉得自己还算一个理智消费者,但你要问我这次疫情过后会不会有报复性消费?那我肯定回答你『是的,我会有』。我觉得人们平时一直保持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状态里,而重大疫情的出现打断了这种平稳模式。日常的生活习惯长时间受到不可控的影响,那么相对就会产生依赖感。除开某些精神层面消费没受到太大影响(如书籍、音乐、游戏等),衣食住行的消费在之后肯定会有一个大的消费返潮,商家需要恢复产业经济,消费者需要补足『落下』的消费。总之,报复性消费对我来说算一个中性的词语,毕竟人是高等社会性动物,需要类似的活动来满足或者调节自己的心理。」— @四維



该报复谁?更应该理性消费吧


Via YOUTUBE @Our Changing Climate


「说来疫情期间的心理变化还挺特别的,原本以为强烈的物欲反而在被动的压抑中开始冷静下来,更多地开始意识到断舍离的重要性,对于究竟什么才是真正被需要的进行反复思考,买质不买量,甚至还有了开始理财的念头,这样想来,报复性消费的倾向是完全不会存在了,但对于那些热爱的还是保持热情啦。」— @顺其孜然 


「『报复性消费』报复谁?如何报复?这两个问题都不存在答案。这次疫情宅家期间我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在服饰上投入的花销是否可以匀一部分用于整个生活方式的转变。外在服饰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存在,而不应是生活的追求。对我自己而言,最直观的转变就是在服饰的选择上会从富设计感的单品转向功能性、实用性更强的单品,也认真思考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风格。在这个生活节奏极其紧凑的时代,让我们有空去思考这个问题真的太珍贵了。疫情的时间,没有给我『报复性消费』的欲望,反而让我打消了『报复』的念头。认真思考生活,远比报复性消费更重要。」— @晃晃 


「在疫情之前,我一直是个月光+超前消费群体,各种非理性消费,总觉得开心就好,反正都有工作了可以慢慢偿还。可这短短的两个月把我之前所有观点都改变了,毫无任何储蓄金加上工资迟迟不发,使得我处处难,只能向家里求助,还好家里也比较大度。因此,我是绝不会报复性消费的。这两个月拮据的经历让我知道了理财的重要性。即使只有 100 块的储蓄金也比负债求助家人、朋友要好得多。之前从未去过菜市场的我现在会做简单的菜了,总而言之,当你知道这种生活过不下去的时候,你就会改变。」— @.


「报复性消费已经没了,大学生不开学没有生活费和零花钱相当于断了源头,花呗都欠下巨债,应该是没有消费了。只能报复性疯狂看『本周心水』,看看 NOWRE 编辑部的消费感受下报复性消费就可以了,希望编辑部多冲点满足下我。」— @高桥淑芬儿


 

「选择性」报复消费,衣食住行大不同


Via Kiplinger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毋庸多言的,曾看过的经济报告也纷纷显示不乐观。从产业来看,人毕竟是社会性生物,疫情结束后的短暂时间内大众娱乐类的消费也许会呈现井喷,譬如电影院、卡拉OK 等,可以视为开年以来人们积蓄了几个月的社交娱乐需求爆发,以及对长期隔离在家孤独感的弥补。同时由于线上平台、物流业的发展,日常消费倒不会有什么太大变化,反倒由于网购的便捷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在疫情中凸显,线下实体店的生存状况会进一步恶化。从消费人群来看,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考虑到中产阶级占据我国橄榄型收入格局的中间大部分,潜在内需还是较大的,但大多数有收入的中产在疫情中收入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报复性消费仅可能暂时集中绝对支出较少的大众娱乐业或餐饮业,而收入的减少则可能在长期内迫使大部分人消费趋于理性。综上,个人认为,在疫情中由于人身限制失去自由的收入本身中高的群体较容易产生由情绪导致的报复性消费倾向,但报复性消费小高潮总体不会持续较长时间,再加上全球疫情的扩散经济增加不确定性,起码一年内市场总体会呈现同比萎靡的状态。希望大家都能在危机过后缓过劲来,加油!」- @念叁 


「因为一直要戴着口罩、懒得化妆,所以没有太大购买服饰的意愿。报复性消费着重体现在吃上,饭店恢复营业后都有推出各种促销活动,比如充值多少送多少或者打几折这种,在家吃了一个多月自己做的『料理』后,对饭店的活动都很感兴趣,火锅店、烤鱼店、烤肉店的充值卡都充了值,奶茶一天一杯甚至两杯,恩格尔系数蹭蹭往上涨。虽然平常很关注潮流,但还是民以食为天啊!」- @A-MeNg


「我觉得所谓『报复性消费』的主导不会是消费者,而是品牌商家。同样闲了两三个月都没赚到钱,在没钱的情况下,一般来说消费者不会主动去消费,除非被刺激到。但品牌商家已经开始蠢蠢欲动,打算在疫情一宣布结束,就立刻捞一波钱。有能力的品牌商家在未来几个月一定会开始大肆投放广告、找媒体宣传、找明星或网红带货。因此,原本想要捂住口袋的消费者,却因为抵挡不住这种报复性的广告浪潮,而进行报复性消费,这是一种被迫消费的行为。自从互联网时代到来,消费者在市场中的地位就已经从主导者跌落至被操控的奴隶了。」- @这天。 



与五位潮流爱好者的交谈 


各位读者有着各种各样的观点,并且都十分地有理有据。而为了验证在细分的潮流类别中消费者的看法,NOWRE 又进一步找来了五位朋友,与他们详细聊了聊对于「报复性消费」的看法。 


这五位被采访者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不是领域内的专家,却是把潮流时尚当作爱好,与各位一样,在潮流时尚市场中的一名普通消费者。他们的收入各不相同,有的人一直是理性消费观念的簇拥,有的人则是名副其实的购物狂。故而,结合到这五位潮流爱好者的日常购物频率,我们对于新季想要购置的单品、疫情期间进行线上购物等话题进行了交谈,最重要的是对于他们是否会有「报复性消费」的打算进行了采访。



TAO

金融行业从业者


「 看到喜欢的品牌上新就会入手 」


TAO 是一位在上海工作的金融行业从业者,他平时对于 Kapital、Sasquatchfabrix.、Yohji Yamamoto 这类日本品牌十分狂热,在新冠疫情爆发前,有着较高的购买频率,按他的说法:「我看到自己喜欢的品牌上新并适合自己时就会入手。」


在疫情期间 TAO 仍进行着线上购物,他说:「运输周期加长了,所以购买频率与数量较之前是大幅下降的。对于自己喜爱的品牌,在看过 Lookbook 之后心里就会有数,都有按部就班地购买,只是暂时无法收到罢了,比如我之前预定了 THE NORTH FACE 紫标的单品,现在只能等邮政恢复了。」 


我觉得因为疫情隔离在家,加剧了消费观念转变。当问他是否会进行报复性消费时,TAO 说道:「首先明确,我是不会在疫情结束后报复性消费的。我愈发觉得拥有过多衣服或鞋子,花很多时间又挑不好穿什么,已经成为了一种『负担』。目前购置单品,我会仔细考虑好是否真的喜欢、是否适合自己,以及单品设计语言的独立性与可持续性。虽然疫情期间在家很无聊,但我也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整理了衣橱,将之前『冲动消费』的产物挂在了某鱼,如果再不清理的话,我的房间大概就快改名叫仓库了…对于消费而言,我想自己的心态正在逐渐佛系。」



KRIS

潮流行业市场策划


「 每周都会购入一件潮流类单品 」


与 TAO 有着类似想法的另一位朋友,是在潮流行业內从事市场策划工作的 KRIS。新冠疫情爆发前,他基本每周都会购入一件潮流类单品。KRIS 同样认为疫情改变了自己的消费观念,他说:「疫情结束后我不会报复性消费,这次疫情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不再局限于喜欢就买,会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也就有了更理性的消费行为。疫情也让我对未来产生了更多清晰规划,不再仅着眼于当下,这一切都使得我的消费观念慢慢发生着转变。」故而,KRIS 并没有在疫情爆发期间进行任何线上购物,而说起以后想购入的单品时,KRIS 说:「最近有在关注 Nike Air Force 1 Low x Supreme 白色款,但感觉现在价格偏高,作为定番款后面也会陆续发售,所以计划等价格下来一些的时候入手自穿。此外,按照现在情况,很多春夏服饰买来也不一定会穿几次,我想我不会像疫情前那样冲动消费了。」



Atlas

Content Strategist


「 理性消费,十分感兴趣才会入手 」


Atlas 是在外企就职的一位 Content Strategist,平时有着相对理性消费观念的他,表示只有看到十分感兴趣的单品才会入手。本就习惯于在线上进行潮流类单品的购买,所以除了物流变得缓慢了,Atlas 认为在购物频率上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一月底的时候我在 Acne Studio 天猫店购置了一件毛衣,发货速度受到疫情影响足足等了近一个月,当然这都可以理解。我曾打算从熟悉的代购那里订一件 visvim 2020 春夏系列的水滴衬衫,但是担心国际快递受影响,毕竟无法接受长时间不确定的等待,最后也就放弃了。」 


谈及是否会进行报复性消费,Atlas 继续说道:「疫情过后,我应该会报复性地连吃几顿烤肉…但是在购置衣物方面,不会有明显的报复性消费。可能我本来就比较龟毛,在进行潮流类消费前一般会考虑很多问题,像这件衣服我会穿几次,和我现有的衣服搭不搭等等,以后我应该也会继续这样理性消费。其次,疫情让我有时间重新审视自己已经购买到的单品,如果我能在自己的衣橱里发现新大陆,自然也就没什么报复性消费的必要了吧。」



小林制浪

公关行业


「 折扣季时会大采购」


小林制浪是参与本次访谈唯一的一位女性朋友,平时喜爱潮流时尚的她每当接近夏天或圣诞跨年季时总会购买很多服饰。当我问到是否有在疫情期间进行潮流单品线上购物,小林制浪说:「完全没有呢,主要是因为购物焦点的转移,『保命』和居家类用品几乎占据了我的消费主视线。话说为抗疫而下单的明黄色护目镜,戴起来竟然非常酷,可以算是新年期间我唯一入手的『潮品』了。」而说起报复性消费,小林制浪说:「我想不仅不会报复性消费,可能还会被消费反手报复呢…毕竟截至今天,投资失利的小林我已经连续两周『日亏一包』了…」



Lewis

学生


「 逛得多、买得少 」


相较于其他采访对象, Lewis 心态却很是乐观,作为一位澳洲留学生他在假期时早早回到国内,却在二月份因疫情封锁边境而无法回澳洲上学,于是索性申请了网课,安心待在了国内。Lewis 说:「我平时很喜欢逛鞋店和买手店, 不过自己还没有经济独立,所以算是逛得多买得少那类吧。回国期间我也没有进行任何潮流单品的购买,毕竟现在不太出门,并没有购买新品的需求。」对于报复性消费 Lewis 则表示:「等疫情稳定了,我肯定会到餐厅里『报复性』地吃各类美食,至于潮流单品…即使这一季没买到,在下一季也总会发现很多喜欢的单品不是吗,我觉得根本没必要报复性地去买什么。」 




仅从我们与五位被采访者的详细讨论中可以发现,对于潮流时尚类商品而言,它似乎不像是一顿烤肉,一顿火锅那样简单,或能带来最本能的慰藉。作为非生存必需品,消费者或许很难在相对贵价的产品类别中出现大规模报复性消费,此类细分市场或将难以迅速反弹。 


同时,很多人仍然担心着受到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但从读者们的留言中不难发现,大家对于未来的消费市场及疫情过后的生活持有相对积极的态度。然而有很大一部分人群除了正常生活开销仍不愿花太多钱在其它方面,甚至正在为工作安全和可能会出现的经济困难而感到担忧。在大灾难后,人们的普遍情绪仍在试图从恐慌状态恢复到平静,人们所更需要的也似乎是冷静与疗伤。显然,在中国消费者的心中,这仍是一个十分脆弱的时期。



WRITER  Liz Gioro



热门内容


以优衣库 UT 之名,呈现「CULTURE」之型


以 Bad Bunny 为首,看小众语言如何冲击流行乐坛

《动森》究竟好玩在哪?





商务合作:info@nowre.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